京沪深竞相提速 “无人车”迎服务大考

来源:北京商报   2023-07-11 10:34:58
A+A-

北京、上海、深圳正加速开启无人驾驶新征程!7月1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发布消息称,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在京开放申请。此前,深圳坪山区、上海浦东新区也已为相关企业发放无人驾驶相关牌照。

接下来,北京有关方面将迎来对无人车服务能力的考察。有关分析认为,进入服务大考阶段,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已经从实验室和封闭测试走向真实的商业化服务,下一步则可能是进一步扩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无人驾驶距离实际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新征程


(资料图)

据北京经开区消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于7月7日在2023“协同未来”自动驾驶未来城市嘉年华活动开幕式上正式宣布,在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据悉,基于《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截至目前,在经开区道路上,共有百度Apollo、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3家的Robotaxi可提供全无人示范应用服务。

在此次开放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之前,2021年4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成立,分阶段有序推进场景开放。同年10-11月,在国内率先开放车内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无人化道路测试与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今年3月,进入“车内无人”载人示范应用阶段。截至目前,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台,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前期工作为先行区进入“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提供了丰富的载人示范应用经验。

事实上,不只是北京,在2023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坪山专场,深圳坪山区为安途智驾(AutoX)、鹏电集团和萝卜运力联合体(萝卜快跑)颁发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牌照,标志着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正式在深圳落地。

此外,7月8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百度智行、安途、小马智行3家企业15辆车获得浦东新区首批发放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从封闭道路走向开放道路,并从车内有安全员状态转变为车内无人化状态。

新考验

北京、上海、深圳已然开启新征程,但在进阶路上,无人驾驶也将迎来服务的大考。“基于前两阶段对无人化技术能力的充分验证,本次开放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主要考察企业的服务能力。”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服务大考阶段,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已经从实验室和封闭测试走向真实的商业化服务。在这个阶段,无人驾驶车辆将直接面向大众用户提供服务,如出租车服务、共享出行等。”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经过实际应用来验证其在真实场景中的效果和用户接受度。”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进一步向记者指出,进入服务大考阶段,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熟,此阶段考验的意义便在于识别和解决问题、验证其商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北京经开区方面的资料显示,考察中示范区将主要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同时,在监管层面,针对商业化试点车辆制定日常监管专项内容及应急预案,保障车辆道路活动的有序开展。

同时,先行区在“车内无人”全流程管理方面有三项重点工作。

首先是进一步加强对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服务能力的考核。一方面,增强对车辆安全运行、接管次数等方面的指标考核;另一方面,新增专家评审机制,对企业的应急能力和安全运营能力进行评审。

其次,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参与企业1:1在远程配备驾驶人,对远程驾驶人及安全专员的职责分工做出更加严格的规范,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

最后,严格执行处罚机制。建立清零机制、退回机制,严格关键技术指标考核,确保对企业违规操作、违反要求等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处罚。

新生态

服务大考仅是无人驾驶前进征程中的一部分,将视线放到未来,无人驾驶仍旧道阻且长。

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张澜镨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国内旧方式势力市场的排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市场、自主核心科研、应用能力、基础支撑技术等发展全面竞争,经济政策层面的节奏把控等都可能是无人驾驶将要面临的一些新问题。

洪勇认为,从下一步来看,服务大考之后则是进一步扩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他指出,这需要制定更为全面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无人驾驶车辆的上路条件和安全标准。同时,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性、适应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需积极推动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公众的沟通和合作,以建立起一个健康、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生态系统。

不过,在张澜镨看来,下一步可能是更为严格的高标准考核,也可能会是对无人驾驶服务商市场的完善化管理,以及短期运输商业收益后横向在安全生产作业领域如建筑业、采掘业等市场拓展延伸,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受益。

总体上,尽管商业化试点已经开始,但这一令人鼓舞的消息或许并非意味着无人驾驶已然不远。洪勇指出,无人驾驶距离实际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封闭区域或者有限的道路网络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实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技术上,需要解决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问题;政策上,需要建立更加明确的管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社会上,需要提高公众对无人驾驶的理解和接受度。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科技、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逐步推动无人驾驶向更加广泛的应用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尚远,但步伐从未停止。从北京来看,7月8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的第四届首都高端智库北京交通发展论坛上,《北京交通发展报告(2022)》发布。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北京将建设100公里的智能化网联道路。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在大规模范围内实现普及。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无人驾驶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未来有望成为出行领域的重要创新和变革。”安光勇表示。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